2018年8月5日,有着「音乐才女」美誉的香港女歌手卢凯彤在香港坠楼身亡,救护人员赶到时已伤重不治。
据了解,2013年的卢凯彤,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由于压力过大,情绪开始出现问题,并在2014年被证实患上躁郁症及人群恐惧症;而在之后的几年内,躁郁症仍然没有被控制住,并终残忍的夺走了卢凯彤的性命。也正是由于卢凯彤坠楼事件的发生,才让躁郁症重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
现实中,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而干劲满满、时而自卑到不行;时而喋喋不休,时而陷入低迷;时而嗨的像人来疯,低落时却只想一个人钻进洞里;又或者刚刚才疯疯癫癫地大笑,转身便放声痛哭。
很多时候,我们会隐隐察觉到他们的反应有问题,但一时半会就是说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从来不觉得兴奋和喜悦也可能是某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躁郁症(双相障碍)?

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精神疾病,影响范围包括人的思维进程、感觉、情绪和所有身体机能。在过去,它被称为躁郁症,典型症状是情绪在亢奋和抑郁之间来回切换(过山车一般的情绪体验),两种对立状态通常有间隔地循环,甚至混合出现。
躁狂发作时的常见表现:

体验到极端的欣快;语速比平时快;躁动不安;过度自信;睡眠时间减少;烦躁易怒;思维奔逸;冲动行为;从事高危险活动,比如鲁莽驾驶、赌博或过度支出。
抑郁发作时的常见表现:

躁郁症(双相障碍)的事实:

根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统计,在美国的成年人中,有2.6%的人患有双相障碍。初次出现症状的年龄通常在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早期,另外有一些人在儿童期或成年后出现症状。
研究者试图寻找准确的病因,但他们认为先天和后天因素各有影响。有双相障碍的父母和兄弟的孩子,患上这类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但是,也有很多有家族史的孩子并没有患病。
【他山之石】:

「我们不是“定时炸弹”」
“当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后,很多人将我视作一枚地雷。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我,生怕做错什么踩到雷点。但我想说的是,我只是个被确诊为多种精神疾病的16岁女孩,我正在与它们艰难地抗争,我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鳄鱼没有眼泪
「确诊的路漫漫」
“我用了半生与双相障碍对抗(从11岁到现在24岁),直到20岁的时候才得以确诊。很多人都不知道确诊有多难,我曾被全科医生诊断为焦虑和抑郁,并服用抗抑郁药物。不幸的是,这加重了我的病情,直到我遇见一位精神科主任,一切才开始好转。”
——误入红尘的猫
卢凯彤25岁开始组团「AT17」勇闯乐坛,除了主唱还拥有弹吉他、钢琴等创作才华,2011年单飞发行个人专辑,度入围金曲奖,并在金曲28勇夺佳编曲人,登台时公开感谢自己的太太,形同出柜。不过她举办完个人演唱会后,疑似压力过大,2014年坦承罹患躁郁症及人群恐惧症,并为此停工一年,接受药物和心理辅导。
察觉到情绪有异状的卢凯彤,主动求助心理医生,病情严重的时候,每天都像窒息一般,「早上起床会无故的哭,然后就去工作,晚上回家又痛哭。」她为此喝酒、失眠,被音乐人黄耀明劝看精神科,持续抗病到2015年重返乐坛,并在演唱会上当重剃头象征重生,2018年5月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专访时说:
「当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挣扎时,唯一能做的便是坚持自己拥有的价值,希望自己不被摧毁。」
杭州城东医院精神心理疾病主任:陈春莲主任
躁郁症(双相障碍)是一种周期复发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恶化;而单纯的药物治疗,是不能彻底治愈病情的。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