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杭州城东医院
接诊时间:8:00--18:00(365天无节假日)国庆后一天,不少人还没从即将上班的暴击中回过神来,便又迎来另一记暴击。
就在刚刚,3900多万粉丝失恋了,鹿晗发布微博公开恋情,“大家好,这是我的女朋友@关晓彤。”
甜蜜暴击之后,仿佛听到了心碎了一地的声音。
追星,是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现象。杭州城东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春莲、指出,粉丝追星心理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建设不够完善的表现,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就是让其明白对偶像的喜爱是一种未实现的理想自我的心理投射,是不现实的。
一个13岁的女生,因为沉迷追韩星不爱上学,导致与父亲的矛盾逐渐激化。结果,在一次争吵中,女孩一句“我爱明星比爱父母重要”,深深刺痛父亲并使其失控,终于持刀将女儿砍死。发生这起追星悲剧,让很多人既震惊又痛心。
为了追星,可以置学业、家庭和亲人都不顾,这种疯狂的痴迷,人们并不陌生。几年前,追星族杨丽娟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刘德华,不仅付出了13年的青春岁月,耗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还搭上了父亲的一条命。病态的追星行为,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遗憾的是,尽管人们有所反思,但产生悲剧的土壤并未消失,“以爱始、以恨终”的怪圈远未被打破,追星之痛还在不时发作。
追星追出人命,首先是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豆蔻年华、青春懵懂,有自己的偶像,倾慕哪个明星,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这种青春期的崇拜,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的时候,既真纯而又青涩,缺乏适度的引导、理性的教育,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滑向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深陷追星迷途的女儿身后,都有一个慈爱满满的父亲。杨丽娟苦追刘德华十多年,杨父没有加以劝导,却一味迁就,不惜卖房、借高利贷,甚至要卖肾,来为女儿铺平追星之路。北京这个13岁女生,也是倍受父亲疼爱。怕女儿坐公交车太拥挤,他每天都打车送女儿上学,女儿迷上韩星需要花钱,虽然家境不好,也是全力支持。事实证明,失去理性的溺爱,和不顾一切的追星,都是一种心理魔障,到头来只能是触目惊心的伤害。
从社会层面来反思,追逐眼球的商业化娱乐,现代传媒机器撑起的“造神”运动,一方面将明星塑造得“高大上”,从“男神”到“女神”,无不光芒万丈,极具“杀伤力”;另一方面则将大量粉丝平庸化、数字化,放任甚至鼓动盲目崇拜之风。有文化学者就指出,“粉丝”的大特征就是“寄生性”,精神上寄生于偶像。没有精神上的自立,就很难有心态上的健康、行为上的理性。
狂热的粉丝群不断壮大,一方面要感谢信息社会的科技发达,让我们能够实时了解偶像的一举一动,同时也与现今社会中一些人愈加严重的自恋情结有关。 追星族也分三六九等,等级轻的也就是翻翻杂志,看看自己感兴趣的明星,而极端的追星族则被医学归入精神心理疾病的范围。
有些人真的是很狂热,他们会不时地在网上搜索偶像的动向,并在心里把偶像当成朋友或者亲戚。”主任说,还有极少数人更极端,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在和偶像对话。 名人崇拜热潮有增无减,已逐步影响到了现今的少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7岁至11岁的儿童中,追星已经成为他们兴趣之首,孩子们对明星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玩具和其他为儿童度身定做的消遣。
追捧名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明星无处不在,充斥各大媒体。他们看起来既成功又光鲜,拥有普通人所向往的一切。人们倾向于效仿自己喜欢的人,尤其是拥有常人所没有的东西的名人。
了解了自己喜爱明星的性格特点及生活点滴,人们便会幻想自己与之有关。有些粉丝会觉得他们跟偶像息息相关,认为自己和偶像熟识,偶像也认识自己。但事实是,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偶像根本不知道你是哪号人物。
然而,有研究称,这种一厢情愿的名人崇拜可以令自卑的人重拾自信。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偶像而变得精彩,他们还可以和其他崇拜者建立社会联系。对极端狂热的粉丝来说,窥视偶像的一切会令他们激动不已。 某些特定人群会更容易陷入疯狂的偶像崇拜中。例如年轻人,他们的个性尚未定型,加之现今社会铺天盖地的造星运动,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少年便成为狂热崇拜的高危人群。
另外还有一些人也特别容易成为追星族,尤其是那些与社会脱节、外表不佳或是正在经历人生低潮的人。有一小部分狂热的追星族是心理有缺陷的人,例如,性格暴躁、自闭、自大、具有冲动型人格的人。
杭州城东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春莲、说: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受电视、音像制品、周围大人的影响,心理发育早熟,对成人世界的感性认识普遍提前,但这些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认识却没有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在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的时候,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导致其心理健康产生问题。
青少年追星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在对明星的崇拜盲目狭隘,将明星等同于自己的私有物,不允许别人对其表示不满,且心理承受力极差,在自己的要求和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极端的言辞和行动。对于有此种行为表现的孩子,家长要及时关注并进行干涉,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救助。